增碳劑粒度對增碳時間的影響
增碳劑粒度對增碳效果的影響
鐵液化學成分對增碳劑增碳效果的影響"/>
|
新聞詳情
鑄造中頻熔煉添加增碳劑比例越來越高, 熔煉中的4大技術要素要謹記!4
1增碳劑中未熔解微粒的石墨化作用 在熔化的鐵液中,增碳劑除了有已溶入鐵液的碳以外,還有殘留的、未溶入的石墨形式的碳,并以粒狀被卷入攪拌的液流之中。未熔解、粗大的石墨粒子,在通電時大部分懸浮在爐壁附近的鐵液液面,一部分則附著在相當于攪拌死角的爐壁中部。此時,一旦通電停止,這些粗大的石墨粒子由于浮力,會被緩緩地懸浮出來。超出光學顯微鏡所能觀察范圍的極微小的粒子在石墨熔解的過程中,不但在通電時,即使在通電停止時都能懸浮在鐵液之中。 據(jù)介紹,越是接近于構成共晶晶核的物質,即使所添加的石墨與共晶石墨的結晶度有些不同,與其他能夠推斷為形成石墨核心的物質相比較,勢必禍合度要大些。從此觀點出發(fā),可以認為:懸浮的微細石墨粒子有利于生成石墨核心,可起到防止鑄鐵過冷和白口化的作用。 2增碳劑粒度對增碳效果的影響 2.1增碳劑粒度對增碳時間的影響 增碳劑粒度是影響增碳劑熔入鐵液的主要因素。用表1中成分大致相同而粒度有所不同的A,B,C增碳劑作增碳效果試驗,其結果如圖1所示。盡管經(jīng)過15min后的增碳率是相同的,但達到90%增碳率的增碳時間則大有區(qū)別。使用未經(jīng)粒度處理的C增碳劑要13min,除去微粉的A增碳劑要8 min,而除去微粉和粗粒的B增碳劑僅需6min。這說明增碳劑的粒度對增碳時間有較大的影響,混入微粉和粗粒都不好,尤其在微粉含量高時。 ![]() 鐵液中的硅對增碳效果有較大的影響。硅含量高的鐵液增碳性不好。有人讓鐵液中Si的質量分數(shù)在0.6%~2.1%的范圍內變化,并添加如表1所示的A,B兩種增碳劑,觀察加入增碳劑后增碳時間的區(qū)別,其結果如圖3所示,鐵液中Si的質量分數(shù)高時,增碳速度慢。 上一篇中頻感應爐按加熱特點分類
|